搜索

新闻中心
PG电子常州经开区:打开智造“大门”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类别: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4-09-14 09:02:51   浏览:

  PG电子常州经开区:打开智造“大门”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央广网常州10月22日消息(记者王锡斐 通讯员常景轩)近年来,常州经开区以企业为抓手,打造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产线,创建名副其实的工业智造强区,建设高水平发展的东部副中心,全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智能车间可实现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和管理智能化。中车常州车辆有限公司的铁路货车转向架智能车间,主要为铁路货车修造产业的轮轴、转向架等核心工序进行检修制造,改造后建成了具有智能化工艺管理、质量管控、生产管理及执行管控的转向架修造一体化生产线,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全覆盖。

PG电子常州经开区:打开智造“大门”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图1)

  中车常州车辆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是经开区助推企业迈向智能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经开区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一代智能制造发展基本范式,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步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目前,全区共有省级智能工厂1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1个、市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37个。

  在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每节车体的底部,都安装着4套中车戚墅堰所的“拳头产品”——齿轮传动系统,这是让中国高铁“快起来”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一套齿轮传动系统包括箱体、齿轮、联轴节等10大部件、460多个小零件。企业先后建设8个试验台,进行上千次实验,产品全面覆盖时速160至350公里速度等级的全部车型。

PG电子常州经开区:打开智造“大门”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图2)

  近年来,中车戚墅堰所借助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手段,加快研制“中国标准”系列产品,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车戚墅堰所率先将智能制造应用于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领域,研发出动车组齿轮箱远程监测系统,实施“高速动车组齿轮传动系统智能制造车间建设”项目,并运用云数据综合分析生产管理、订单管理等,提升云决策的精准化水平。

  “目前,我们已建成高速列车齿轮传动装置智能组装线、高速列车浮动闸片智能生产线、机器人生产示范线等多条智能生产线。”中车戚墅堰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靳国忠介绍,企业还成立了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每年投入1500万元以上,用于工作室的项目攻关、升级改造,努力打造一支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中国高铁工人队伍。

  为全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常州经开区将全力以赴PG电子官方网站,一方面督促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优质贴心服务,打造名副其实的工业智造强区,建设高水平发展的东部副中心。

  近日,江苏常州经开区横山桥法律服务所负责人王兴娣来到位于横山桥法庭门前的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站,刷身份证进入服务站,熟练地操作站内设备,在3分钟内完成了一起诉讼案件立案。

  今年6月,常州经开区税务局分别在横山桥镇PG电子官方网站、横林镇、遥观镇为民服务中心开办办税服务延伸点,设立办税服务窗口,除了能办理原代征点的所有业务以外,还能办理税费申报、、跨区域施工预缴PG电子官方网站、税控发行、个体工商户涉税业务等高频业务,服务“触角”延伸到了纳税人“家门口”。

  近年来,常州经开区以企业为抓手,打造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产线,创建名副其实的工业智造强区,建设高水平发展的东部副中心,全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